8月27日下午,福州大学晋江校区理事会换届大会暨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晋江校区召开。校领导陈国龙书记、卢孝强副校长,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张文贤,晋江市政府市长王明元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原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区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通过了修订后的《福州大学晋江校区理事会章程》;选举卢孝强、王明元和游生辉为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听取并研究了《福州大学(晋江校区)微电子学院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发挥福州大学晋江校区优势推动晋江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实施方案》以及晋江校区管委会提请理事会协调解决事宜等。
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张文贤表示,晋江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福州大学晋江校区的建设和发展。希望福州大学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将科教、人才、技术等优势与晋江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引荐推动更多优质项目、人才落户晋江,推动科研团队与晋江企业家精准对接、深入合作;围绕全方位育强人才支撑,把更多与晋江产业发展契合的专业课程、研究平台放在晋江校区,促成更多人才留在晋江、创业晋江、成就晋江;晋江市将在办学机制、资金投入、招生指标、教师编制、科研力量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把福州大学晋江校区规模做大、把专业学科做强、把特色品牌做亮。
陈国龙书记表示,会议恰逢校地双方签约共建福州大学晋江校区十周年之际,希望福州大学与晋江市委、市政府携手,让福大的创新基因深度融入晋江的发展血脉,书写校地协同、产教融合的新篇章。陈国龙书记指出,晋江校区的下一步发展,一要聚焦晋江“4341”产业体系前沿,打造新质生产力创新策源地,构建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针对晋江产业需求实施科研“大团队”引育工程,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机制,携手晋江企业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厘米”。二要深化产教融合,构建高素质人才培育体系,校区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将“专业办在产业链上”,实现与晋江产业发展的精准对接;通过创新“课堂+行业+企业”的育人模式以及构建“留得住”的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帮助更多毕业生在晋江安心、安身、安业。三要深化校地协同,完善协同发展长效机制,校区要优化校地协同创新平台,打造“一平台一产业”的“精准滴灌”式服务;通过健全科研人员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让更多科研人员从福大的“实验室”走向晋江的“生产线”;要立足晋江侨乡优势,积极拓展中外合作办学新领域,以高水平对外开放赋能晋江新质生产力发展。
会前,校地领导共同为校区科技创新成果展示馆揭牌并巡馆。
晋江市领导林仁达、张才贵、陈进福,以及福州大学和晋江市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和活动。(文/郭翔 图/何仁强)
会议现场
巡馆福州大学晋江校区科技创新成果展示馆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