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团中央关于“青年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深入基层。4月10日上午,晋江市在晋高校大学生社区实践共建计划启动仪式于福州大学晋江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
此次活动由共青团泉州市委、晋江市委及福州大学先进制造学院与海洋学院、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泉州轻工职业学院三所在晋高校联合主办,标志着我院校地合作育人模式迈入新阶段。泉州团市委副书记何培旭,福州大学先进制造学院与海洋学院党委副书记卢杰,晋江团市委书记陈孟哲、副书记陈弘光,金井镇组织委员蔡婉婷,以及三所高校团委负责人、镇街团工委代表、学生代表等百余人出席仪式。

启动仪式上,福州大学先进制造学院与海洋学院党委副书记卢杰发表致辞。他指出,该计划是深化校地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既是传承“晋江经验”、服务地方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青年的关键路径,将为晋江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活动现场,晋江团市委分别与福州大学(晋江校区)、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泉州轻工职业学院签署校地共建协议。

协议签署完成后,由高校领导为镇(街道)授牌,完成结对共建。

随后,由晋江团市委书记陈孟哲、晋江团市委副书记陈弘光为村(社区)实践基地授牌。


授牌结束后,由金井镇组织委员、统战委员蔡婉婷、福州大学先进制造学院与海洋学院团委副书记陶亮共同为“三区联创·实践赋能”社会实践基地揭牌。
其后,泉州团市委副书记何培旭为三所高校的服务队授旗。

晋江团市委书记陈孟哲在总结讲话中指出,高校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中坚力量。团市委联合三所在晋高校启动大学生社区实践共建计划活动,探索建立“团委主导、高校发力、镇街配合、学生与村社区双向赋能”的工作机制,为更多大学生提供一线实践施展才干的平台,为基层发展注入更多“青力”“青智”。高校要在共建村(社区)的配合支持下,鼎力合作,共同探索,引导大学生将青春誓言转化为青春行动,做好社会实践主题,围绕需求开展实践活动,确保社会实践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展望未来,我院将以此次社区实践共建计划为契机,持续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机制,切实将基层实践转化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生动课堂。同时,我院将在各镇街、村社区的配合和支持下,持续完善校地人才共育、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示范效应的实践育人品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可持续的青春动能。(文|梅越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