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校区管委会
校区动态
 

校区新闻

颠覆与突破——我校打造新型晋江科教园
时间:2016-06-15
 

        2015 年 11 月 12 日,我校与晋江市人民政府签订共建“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区”的合作协议,未来的晋江科教园将如何打造,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我校副校长黄志刚教授用“三大颠覆与突破”来展望未来科教园的建设与发展。
  突破一:创建全新的校区理念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并不是一座普通的校区,更不是某一模式的复制,而是一次深思熟虑后的大胆颠覆与突破。科教园将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突出教学与实践、科研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创建校地合作办学、协同育人和协同创新的新机制。
  与现有铜盘校区、怡山校区不同的是,晋江科教园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特点,在园区布局以及规划建设等方面,打破了以往分校区建设的模式,创造性地实行“两院两园”布局,即:福州大学晋江研究院、福州大学工程科学与技术学院(暂定名),以及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晋江分园和福州大学大学生创业教育园。其中国家大学科技园晋江分园包括晋江发展研究院、福州大学晋江研究院以及校企合作研究中心等,这是福州大学坚持开放办学的进一步深化与创新。
  据悉,根据园区建设规划,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区计划用地1000余亩,其中福州大学晋江研究生院占地100亩,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晋江分园占地500亩,福州大学大学生创业教
育园及福州大学工程科学与技术学院占地400亩。
  突破二:人才培养模式焕然一新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是晋江科教园“颠覆与突破”的第二大亮点。根据规划,建成后的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将突出社会需求的逻辑,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根植晋江经济社会发展,产、学、研、教深度融合,在学科组织模式、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加强创新,形成特色。科教园将进行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全日制教育,同时,对接晋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时启动非全日制教育和在职培训。与此同时,与国内外、境内外的高水平大学合作,政、产、学联合引智、开发,实现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的无缝对接。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颠覆性地提出建立“3+1+2”的模式,晋江市政府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和人才需求,提出相关专业的人才指标,学校从本科三年级招收优秀学生于大四学年进驻企业实习,与企业签订协议,并由企业发放工资,择优保送研究生,待完成研究生基础课程后,研究生二年级再进驻企业进行课题和项目研究,让学生和科研团队进驻企业一线,进行实习锻炼与产业合作,与企业共同创办科研平台,实现技术改造、网络化改造、智能化改造等。
  在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上,第一年归属所在专业的学院管理,入驻晋江科教园后隶属晋江研究生院;在专业
设置上注重新兴交叉学科、学科群的建设,以此组建若干学部,实行学部制管理。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将组建先进制造学部、电子与信息技术学部、生物环境与化学材料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文理与艺术学部等,并根据晋江经济转型升级与引进人才需要,结合我校学科特点设置相关专业。
  突破三:助力晋江经济转型升级一所大学的到来,将给晋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变革,“两院两园”园区的建立与“3+1+2”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将使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为晋江这个小城带来焕然一新的改变。
  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区的建设,对于蓬勃发展的晋江产业来说,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五大载体之一。
  根据“十三五”规划,未来晋江将围绕新一轮产业创新调整和重大技术突破,营造未来产业催化、孵化生态环境,倾斜配置要素资源,强化政策扶持推动,吸引未来产业创业人才、团队、项目落户晋江,蕴育未来产业发展机会。而要健全未来产业孵化体系,就要充分依托高等院校平台,吸引社会资本和创业“灵魂人物”、“灵魂团队”,踊跃参与未来产业培育。
  科技园区的共建发展,将为晋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为晋江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新一轮的技术支撑,进一
步深化和发展福建校地合作,创造“政产学研”新模式,实现福州大学优势学科的产业转化,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打破实验室到工厂车间的重重阻隔,实现高校科技人才与晋江地
方产业的顺利对接,从而促进晋江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突破人才和技术支撑瓶颈,实现从产业制造向产业智能转型的升级,为晋江乃至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意义。

校区动态
热门推荐
 
福大主页 福大研究生院 福大先进与海洋
 

地 址: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水城路1号
邮 编:362251
电 话:0595-82660815
传 真:0595-82660700

Copyright @ 2019  闽ICP备88888888号